当前位置:首页>师教传承>瑞剑老师
桂利剑老师 瑞剑老师 瑞默老师

光海莊嚴——倫理和宗教(五)

时间:2025-04-01   访问量:1104

image.png

稻垣瑞劔

 

柏拉圖出的理想論,始奠定他的哲學基礎。吾人始清楚柏拉圖的「常住不變的實體界」和「變化流轉的生滅界」的對峙。

 

此常住不變的實體界是實有(本體、實在),生滅的世界是非實有,而實有的世界是「理想界」。簡約右之所述者,「理想」是感覺以上者、没有形體者、各個的個物,一種為類者,即普遍者、統一者、常住不變者。又個物雖多,「理想」對「多」是「一」。雖「一」,「理想」不是「抽象的一」。事物種類的相異是因為有相異的「理想」故,而「理想」的相互關係是成立各個概念的「模型」。「理想」之數不是「一」,有無數。有「同列的理想」和「上下的理想」二種。「同列的理想」,相互為自他的關係。各「理想」雖是自存實有的東西,和同列其他的「理想」是不同的。例如「動物」的「理想」和「植物」的「理想」不同。而他們位於上一層的「生物」的「理想」之下。如此,同列的東西互為自他的關係,上下的東西,下者依屬於上者而存在。這是「理想」的組織,有如此組織的「理想界」是實體的世界。像這樣「理想」有階級,隨著「理想」階級的上昇,事物的真相愈發分明,到著其實性。生滅界的各個個物,不是宿於「理想」的全體,僅示「理想」的影子。即各個個物僅為心憶念「理想」的緣而已。柏拉圖認為,吾人的心性本具著「理想」的知識,但是現在忘記它了。柏拉圖認為依生滅的各個物體能想起現在已忘記的上位的「理想」的知識。又柏拉圖認為,吾人的心有盡力憶起「理想」的傾向,即吾人的心存在著慕求「理想」的心。他認為人類有愛慕善美者的心不外是慕求「理想」的心,這就是柏拉圖有名的「戀愛(eros)論」(柏拉圖式戀愛)。吾人慕求「理想」的心,下等者單以愛形體美的心出現,若進入最高尚的階段的話,則為欲觀「真」「善」「美」之哲學研究的心。哲學之所以生起在於人類有此「eros」的緣故。

 

柏拉圖的理想説,大致上如右述,但是此處有疑問:即(一)山川草木之普通名詞也各有「理想」與否?(二)「理想」一切物如善惡美醜都有「理想」與否?柏拉圖起初認為醜惡者皆各有「理想」,後來認為只有有價值者如善美者、有定相的自然物(如地、水、火、風)、數理(1、2、3、4)等才存有「理想」。晩年,則對人製作的物、對「存在」的「非存在」、善的缺乏的「惡」、光明的缺乏的「闇」等不承認「理想」的存在。因此柏拉圖的「理想論」,是理想論,只有有價值者才承認有「理想」的存在。下一個問題是,柏拉圖雖説「理想」是「實體界」(不生不滅),個物是「生滅界」而生成流轉,但是若問「實體界」和「生滅界」的關係如何時,柏拉圖説生滅界無「理想」,只有「理想」的模型而已。即「理想」是原型,生滅的物是其原型的「模型」,只不過是「影像」而已。又説「理想界」雖「實有」(實在),生滅界是「非實在」的世界。又説個物,若其「理想」來宿的話則存在,若「理想」走的話即消滅,故個物是「無常」。如此説的話,「理想」似乎是萬物的原因,其實不然。柏拉圖認為,個物的原因,善美的目的、善美的理想是萬物的極致、原因。萬物以實現理想為目的而存在、生、滅。柏拉圖認為,「理想」其物不在生滅變化中,而具有常住不變性,唯以善美的目的故,於個物的世界現其相。因為無法圓滿地現其相的緣故,所以個物經常不停的變化,這是柏拉圖的目的論。

 

真實存在者(實在),不外「善」。故柏拉圖的理想論於各種的「理想」的頂上説「善」置「理想」,是名為「神」。又喩此如照萬象的太陽。

柏拉圖置「善」在「理想」界的頂端,對後世的倫理學給與非常大的影響。又他分開「生滅界」和「實在界」這給了哲學史大影響。又定最高的「理想」是「善」,名之為「神」,給了基督教、回教等非常大的影響。在基督教,説「神善也」而與惡魔的世界對立。説「神善也」是好,但是「惡魔」、「罪惡」是如何進到神造的世界裡來的呢?神造世界時,同時也造了「惡」、「惡魔」了嗎?「罪惡」的解釋中,基督教最後的結論是落實於「亞當的原罪説」,但那等於是神話一樣,没有倫理的、哲學的價值。又即使是「三位一體説」,拿出「精靈」這樣的東西出來,讓人越來越不知所云。一神教,是成立於「本體論」、「宇宙論」、「認識論」及「科學」等未熟的時代的宗教故,有這樣的缺陷也是無可厚非的事。反之,佛教是生於印度的精神文化及物質文化的全盛時代的宗教,又是奧義書的哲學之後誕生的哲學的宗教,又實是釋迦牟尼世尊從禪定開的「空·無我」的證悟,從這裡顯現的真理故,於「本體論」(Ontology)、於「認識論」(Epistemology),冠絶其他的宗教。不論是《大乘起信論》的「真如説」、或是華嚴的「四法界」(事法界、理法界、事理無礙法界、事事無礙法界)、還有天台的「三諦圓融」説(空··中之三諦圓融説),皆是完美無比。又「教、行、信、證」的宗教,不動華嚴、天台、真言及禪的哲理,是「唯信獨脱」的純粹宗教。如此的宗教,其他無法見之。


上一篇:光海莊嚴——倫理和宗教(四)

下一篇:没有了!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联系
返回顶部